親子天下曾以《用同理心終結霸凌》為題,認為解決霸凌,採取口號、懲罰都無濟於事,培養孩子「同理心」,才是解決之道。今年8月親子天下報導全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--丹麥,針對中小學生每週有一個小時的「同理心」必修課,這是丹麥人快樂的秘密。
本節校長生活課就是以「談同理心」做為開學第一週友善校園週的主題。一開始我說了一個同理心的小故事--「小夫的祕密」,孩子聽了哈哈大笑。引起了學習動機,我順勢進一步闡述同理心的意涵,再以2張具體圖來加以說明。此時學生大致理解同理心的概念,我為了讓孩子更清楚同理心在生活中的實踐,我播了2個短片,一個是有詳細說明的中文卡通版,一個是完全沒有語言文字的外國版,再請學生發表在影片中的內容。我也設計了一個活動,在4張圖片中因觀察焦點,或觀察角度而有完全不同的結果,學生非常有興趣,同時學到了「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」。
分組討論一向是校長生活課的特色,這次也不例外。但我做了一些突破,每組的討論單分別給不同的情境圖及問題,有生活、學校、家庭、戰爭等議題,讓學生真實練習同理心。這6題分別是:
1.李先生(掉錢者)的皮包有什麼東西在裡面?當他回家發現他的錢包不見了,心裡的感受如何?
2.戰爭下的這位小朋友的身世和生活如何?當他手上握有半片烤焦的麵包,心裡的在想什麼?
3.媽媽為什麼責備他的兒子?他對孩子有什麼期望?
4.店外面等候的3位客人組成如何?周遭環境如何?當他們等了很久,心裡的感受如何?
5.小美為什麼被同學們排擠?小美心裡的感受如何?
5.大雄最喜歡學校營養午餐的什麼菜?偏偏小丸子把大雄的最愛夾光光,大雄心裡的感受如何?
在熱烈討論和簡要記錄後,各組逐一上台說明題目和發表指定角色的心理,校長適時給予獎勵。
為了配合當今社會火紅之愛護動物保護生命議題,我也將同理心延伸至動物,孩子看到被捕獸夾傷害的小狗、燕尾夾捉弄的小貓…,眼神和表情很不捨,異口同聲地說:「太沒同理心了!」
最後,我以一部同理心動畫和一張圖,說明要角色互換,多想別人的感受,這個世界將更美好。
今天有一年級新生加入,課前也做了重新編組,但在課堂中所有的孩子能踴躍參與,積極發表,令我感到欣慰。有一位新加入永樂的老師在觀課後回饋表示他很感動,不曾看到學生能有這種合作、發表、統整的能力。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,只要有心有方法就可以激發孩子的生命亮光。
【同理心】@虎山國小 教學對象:六年甲班、六年乙班
同理心(或稱換位思考),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,也是EQ中表現情緒自控,能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能力。孩子在生活中若有同理心,就能體會父母的辛勞和老師的用心,能與同學和睦相處、積極向學。
同理心也是需要學習的。透過這一節校長生活課,六年級的學生不僅知道同理心的意義,也從情境式的討論和發表,練習同理心的養成。
我從孩子輕聲移動椅子,怕椅子和地面產生的噪音干擾到樓下同學上課,知道他們真的有學到了同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