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改變了與自己的距離
校長生活課讓我重新定位一位校長的角色,改變了我對課程新價值的反思,嘗試以學生為主體、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。並以「校長生活課」為教學領導實驗室,建立校內教與學為核心的發展方向,影響教學現場。
(二) 改變了與老師的距離
校長生活課的設計是全校師生共同上課,所以形成全體教師的共識相對重要,學期中安排《學習共同體》和《翻轉教育》與老師一同研讀與討論,逐漸凝聚共識,奠定課程發展基礎。
永樂的老師不一定年輕,但很有學習動力,教學亦是如此,對於新知都能敞開心胸接受。事實上,校長生活課首先改變的就是校長自己,然後是我身邊的老師們,最後才是上課的學生。每次我都會邀請老師來看我上課,無形當中就是示範給老師們看,讓他們知道改變並不難。這是大家的校長生活課,絕不是校長一個人唱獨腳戲的生活課。因為,是我們先經歷了學習共同體和翻轉教育的理念。無形中,我發現老師們更投入於教學討論,更樂於打開教室,我們的對話也聚焦於教與學,形成一種良善的教學文化。
(三) 改變了與學生的距離
因為校長生活課讓我記住每個孩子的姓名、特徵和學習優劣勢,知道孩子的生命故事、發現為什麼作業沒有完成、字跡為什麼老是寫不端正。無形中也拉近校長和學生關係,他們下課會邀校長去打籃球。
當我們蹲下來聆聽孩子的聲音,會發現教學是多麼有趣:
「沒有給校長滿分是因為你的手機突然響了,雖然沒有接,但也有一點干擾。」
「校長在播第二張PPT時,影片的超連結沒有很順,電腦有當機了一下,所以我給了今天的課扣了1分。」
「校長上課很認真,但每次都超過下課時間,我很想打籃球,建議能早一點下課。」
「不要吧!老師有時候在旁邊碎碎唸,要我們的觀點這裡改一下、那裡改一下。」
(四) 改變了與世界的距離
為了讓孩子更貼近世界,校長生活課引入社會資源進行協同教學,邀請各行各業成功的人士來介紹他熟悉的職業,包括外國人士、傑出校友、政界、產業界、商業、服務業、高級文官、軍官、演員等與孩子互動,並以產出型的教學成果建立學生信心與能力。
像安排是孩子到全家便利商店當一日店長,孩子好像自己就是店長一樣認真。學校進行發明比賽並請專利師個別輔導,送智慧財產局申請國家專利。經過漫長的過程,孩子申請的七件專利全數通過審查,為讓孩子有展現的機會,學校舉辦專利發明發表會,專利轉讓募得學校的發明基金,讓第二年可以申請專利。
孩子因為校長生活課而有了具體的收穫,喜樂顯在臉上。我們教學改變的一小步,可能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,進而影響學校、社區及國家發展。戰火下沙漠上的以色列其富強就是靠智慧的開發,創造力世界第一。或許永樂的改變,未來中寮鄉人口不外移,還出了一位比賈伯斯更傑出的人才。